最近北京邮电大学的快递驿站成了校园里的“话题中心”——原本用来堆快递的角落,突然多了个用布帘隔出来的试衣间。有学生拍了段“取件试穿一条龙”的视频发在社交平台:“刚取的卫衣,拆箱直接进试衣间,袖子短了两寸,当场就找驿站工作人员退了,不用再抱着快递爬六楼,这波操作简直是‘网购人福音’!”

这条视频很快引发讨论,评论区里分成了“夸夸团”和“担心派”。研一的王同学是“夸夸团”主力:“上周买的牛仔裤腰大了一圈,以前得拆了快递跑回宿舍试,再下楼找驿站寄,折腾得满头汗。现在直接在驿站试,不合适当场退,省了我半小时时间!”但大四的刘同学却有点犯嘀咕:“试衣间的布帘太薄了,昨天我路过时,能隐约看见里面的影子,要是有陌生人凑过去怎么办?而且里面没装灯,晚上试衣服怪害怕的。”

试衣间到底是怎么来的?记者联系到驿站工作人员,对方说这是一个多月前刚推出的“便民服务”:“学生网购衣服的量特别大,每天都有同学抱着拆过的快递回来寄退货,我们看着也觉得麻烦,就想着隔个试衣间,让大家当场试了不合适直接退,省得来回跑。”

高校快递站设试衣间引热议校方回应

而大家最关心的“安全问题”,北邮后勤部的回应给了颗“定心丸”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驿站是学校后勤商贸处与外部商家合作运营的,学校全程负责监管:“试衣间外面装了360度监控,覆盖得很全,保卫处和后勤的值班人员随时能调看画面。”至于学生担心的“布帘隐私”问题,工作人员说:“我们已经跟驿站提了,接下来会换成更厚的遮光帘,再在试衣间门口加个‘正在使用’的提示牌,避免有人误闯。”

“要是学生遇到什么情况,直接打后勤的24小时电话,我们10分钟内就能赶到现场。”工作人员强调,“要是有其他意见或者建议,比如想加个锁或者增加照明,也能通过后勤的反馈渠道提,我们会第一时间跟驿站沟通调整。”

其实这事挺有意思——当“便民”遇上“安全”,恰恰是高校服务从“粗放”转向“精细”的缩影。学生想要的不仅是“方便”,更是“安心”;学校想做的不仅是“创新”,更是“把事做到学生心坎里”。就像有同学说的:“试衣间是个好主意,要是能再完善点细节,那就真的‘完美’了。”毕竟,最暖的便民举措,从来都是“方便”和“安全”一起走的。

高校快递站设试衣间引热议校方回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