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刷到巴西圣保罗的这起悲剧时,我手里的杯子差点没拿稳——9岁的孩子,就因为妈妈催他回家的几句批评,居然转身从厨房摸出刀,朝着母亲的腹部扎了下去。
37岁的卡琳是小区里的女店主,那天下午她站在店门口喊玩得忘形的儿子回家,语气里带着点急:“都几点了?饭都凉了!”孩子拧着脖子不肯动,还顶了句“你管我!”卡琳上前拉他,嘴里念叨着“越来越不懂事”,没想到孩子突然挣开跑回厨房,把一把水果刀藏在袖子里,冲出来就往妈妈肚子上捅。
邻居听见尖叫赶过来时,卡琳已经倒在血泊里。她的手捂着肚子,血顺着指缝往下流,却还拼着最后一丝力气拽住儿子的衣角,声音轻得像片纸:“过来……最后抱我一下吧,因为我活不成了。”等救护车赶到医院,医生只摇了摇头——她的腹腔动脉被刺破,没撑过急救室的门。
卡琳19岁的大儿子目睹了全程,他红着眼眶说:“弟弟平时就很暴躁,上次因为被爸爸说‘作业写得乱’,就把铅笔盒摔在地上砸妈妈;前两周还因为奶奶不让他玩平板,推了奶奶一把。我们总说‘他还小’,没想到这次……”
按照巴西法律,12岁以下儿童不承担刑事责任,男孩现在由卡琳的表妹照顾,警方没采取任何强制措施。可这事在网上炸了锅:有网友骂“这孩子太狠,以后肯定是个祸害”,有妈妈留言“我昨天还因为孩子迟到骂了他,现在突然怕了——是不是我每句催都像根刺,扎在他心里?”还有心理老师说:“9岁的孩子已经能听懂‘对错’,但情绪上来时控制不住自己。卡琳的错不是‘催孩子’,是没教会他‘怎么面对批评’。”
最让人心碎的是卡琳的最后那句话。她倒在地上的时候,肯定疼得快晕过去了,可脑子里想的不是“我的孩子怎么这么狠”,而是“我要再抱他一下”。那是一个母亲刻在骨子里的本能——哪怕被伤害,最后想给孩子的,还是温暖。
现在再看网友的评论,有人说“这是妈妈最后的爱”,有人说“这是家庭教育的悲剧”。可不管怎么说,这起悲剧里没有赢家:9岁的孩子可能还没意识到,自己扎下去的那一刀,让世界上唯一会无条件爱他的人,永远没机会再喊他“宝贝”;而卡琳到死都没机会告诉儿子,那些她没说出口的“我爱你”,都藏在“催你回家”的唠叨里。
我们总说“孩子小,不懂事”,可有些“不懂事”,要用一辈子来偿还。而有些“爱”,直到失去了才明白——原来那些让我们不耐烦的唠叨,都是妈妈藏在岁月里的“怕”:怕你饿,怕你冷,怕你走歪路,怕你不知道“什么是疼”。
只是这一次,卡琳的“怕”,变成了永远的遗憾。